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是存在于肝細胞中的一種轉氨酶,主要參與氨基酸代謝過程,其數(shù)值異常升高常反映肝細胞損傷。
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簡稱ALT,舊稱谷丙轉氨酶GPT,主要分布在肝臟實質細胞中。當肝細胞膜完整性受損時,ALT會釋放入血導致檢測值升高,臨床常將其作為評估肝細胞損傷程度的核心指標,正常參考值通常為0-40U/L。
該酶催化丙氨酸與α-酮戊二酸之間的氨基轉移反應,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,這一過程對糖異生和氨基酸代謝至關重要。肝臟中ALT濃度是血清中的3000倍,故輕微肝損傷即可引起血清ALT顯著上升。
體檢發(fā)現(xiàn)ALT升高需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。輕度升高可能由脂肪肝、藥物性肝損或病毒性肝炎早期引起,數(shù)值超過正常值10倍常見于急性病毒性肝炎、中毒性肝壞死等嚴重肝病。
劇烈運動、妊娠期、高脂飲食可能導致ALT暫時性升高。某些營養(yǎng)補充劑如大劑量維生素A、蛋白粉過量攝入也會干擾檢測結果,建議復查前保持正常作息3天。
病理性ALT升高多伴隨黃疸、乏力、食欲減退等癥狀。酒精性肝病常見AST/ALT比值>2,自身免疫性肝炎則多伴有γ-球蛋白升高,需通過病毒學篩查、影像學檢查明確病因。
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,適量攝入優(yōu)質蛋白如魚肉、豆制品,限制高脂高糖食物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避免濫用保健品。長期ALT異常者應每3-6個月復查肝功能、肝臟超聲,乙肝攜帶者需定期監(jiān)測HBV-DNA載量。出現(xiàn)皮膚鞏膜黃染、腹水等表現(xiàn)需立即肝病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