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貧血可通過動物肝臟、紅肉、血制品、深色蔬菜、豆類、堅果、海鮮、全谷物、柑橘類水果、黑木耳等食物補充鐵元素和造血營養(yǎng)素。
豬肝每100克含鐵22.6毫克,同時富含維生素B12和葉酸,建議每周食用1-2次鹵煮或爆炒豬肝。雞肝鐵含量稍低但膽固醇較少,適合做成雞肝泥或燉湯。烹飪時需徹底加熱至無血絲狀態(tài),搭配青椒可促進鐵吸收。
牛肉瘦肉部位每100克提供3.3毫克血紅素鐵,其吸收率是非血紅素鐵的3倍。羊肉含鐵量相近且富含左旋肉堿,推薦選擇菲力牛排或清燉羊肉。豬肉里脊可搭配菠蘿腌制后快炒,血紅素鐵與菠蘿蛋白酶協同提升利用率。
鴨血豆腐含鐵量達30毫克/100克,制作毛血旺時搭配豆芽可降低油膩感。豬血更適合做成韭菜炒豬紅,其中維生素K有助于凝血因子合成。市售血制品需選擇正規(guī)廠家產品,煮沸5分鐘以上確保食品安全。
菠菜含非血紅素鐵2.9毫克/100克,焯水后草酸減少60%更利吸收。莧菜鐵含量是菠菜的1.5倍,適合蒜蓉清炒。甜菜根含天然鐵元素和葉酸,榨汁時加入檸檬汁可使鐵吸收率提升4倍。
黑豆每杯煮熟的豆子含鐵4.3毫克,與西紅柿同煮增加維生素C輔助吸收。芝麻醬兩湯匙提供2.1毫克鐵,建議搭配全麥面包食用。腰果和南瓜籽作為零食每日攝入30克,同時補充銅元素促進鐵代謝。
補血飲食需注意鐵源搭配,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按3:7比例組合。紅肉每周不超過500克,深色蔬菜每日保證200克,豆制品替代部分肉類更健康。維生素C豐富的獼猴桃、草莓等水果應與補鐵餐同食,咖啡茶類需間隔1小時飲用。長期貧血者需監(jiān)測血清鐵蛋白,血紅蛋白低于90g/L時需就醫(yī)排查消化道出血等病理性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