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們常說:“牙疼不算病,疼起來可要命”。失眠又何嘗不是這樣一種病,雖不痛不癢,但給患者帶來的煩惱卻是十分要命的。因此,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,也可用一些藥膳來輔助調(diào)理。
1、蓮子百合瘦肉湯
做法:蓮子50克、百合50克洗凈備用,將250克瘦豬肉切成小塊,一起加水煲湯。
方解:蓮子性味甘、澀、平,入心、脾、腎經(jīng),能養(yǎng)心、益腎、補脾、澀腸;百合性味甘、微苦、平,入心、肺經(jīng),有潤肺止咳、養(yǎng)陰清熱、清心安神、益氣調(diào)中等功效。
適用于合并神經(jīng)衰弱、體虛、心悸的失眠患者。
2、柏子仁燉豬心
做法:將適量柏子仁放入豬心內(nèi),加水燉煮。
方解:柏子仁性味甘、辛、平,可寧心安神,潤腸通便,止汗;豬心性味甘、咸、平,入心經(jīng),可補血養(yǎng)心。。
適用于合并心悸、腸燥便秘的失眠患者。
3、合歡花蒸豬肝
做法:干合歡花用清水浸泡4~6小時,將豬肝100~150克切片,然后將合歡花和豬肝一起放碟中,加食鹽調(diào)味,隔水蒸熟,食豬肝。
方解:合歡花性味甘、平,入心、肝、脾經(jīng),能舒郁,理氣,安神,活絡(luò);豬肝性味甘、苦、溫,入肝經(jīng),能補肝,養(yǎng)血,明目。
適用于合并脅痛的失眠患者。
4、甘草小麥紅棗湯
做法:甘草10克、小麥30克、紅棗、清水兩碗,煎至一碗,去渣飲湯。
方解:甘草性味甘、平,入脾、肺經(jīng),能和中緩急,潤肺,解毒;小麥性味甘、涼,入心、脾、腎經(jīng),能養(yǎng)心、益腎、除熱、止渴;紅棗性味甘、溫,入脾、胃經(jīng),能補脾和胃、益氣生津、調(diào)和營衛(wèi)。
適用于合并神經(jīng)衰弱、盜汗的失眠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