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西醫(yī)治尿路感染不同,中藥治療不以殺菌為手段,而主要是通過清利濕熱來達到治愈病癥的目的,具有作用持久,不良反應(yīng)小,無耐藥性的優(yōu)勢。它利用中藥既能抑制病原微生物,又能夠提高人體局部或全身免疫力的作用,調(diào)理、改變尿路黏膜局部的內(nèi)環(huán)境,也可以間接促進人體自身恢復(fù),緩解病情。
此外,采用利尿中藥也是治療尿路感染的機制之一。尿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沖刷尿道的作用,可以幫助減少微生物在人體內(nèi)的停留時間,從而進一步降低尿路感染的機會。
反復(fù)發(fā)作者用中藥效果好
不過,盡管中藥治療尿路感染有諸多好處,但也要考慮其適應(yīng)證。一般來說,中藥對于較輕的非特異性感染效果較好,而對于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性病癥,則效果較差。不明病因的復(fù)雜性尿路感染更適宜用中藥治療,而已經(jīng)確定感染細菌種類的,則使用抗生素最易達到理想效果。
此外,那些在使用抗生素后,癥狀仍會反復(fù)發(fā)作的患者,也是中藥大顯身手的范疇。既然尿路感染的病因為濕熱,治療當然以清熱、利濕為主。比如,黃柏為苦寒燥濕藥,車前子甘寒利水而不傷陰,通草能利水通淋,導(dǎo)熱下行,扁蓄可以清下焦?jié)駸幔?,這些都是可以用于尿路感染的良藥。
此外,像柴胡、澤瀉、黃芩、紫花、地丁、穿心蓮、四季青、大黃、金銀花、馬齒莧、曲蓮、黃連、車前草、知母、杜仲、黃精、生甘草等,不僅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,還能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,更是抗擊尿路感染中的“尖兵”。
在選擇采用中藥治療時,既可服用中藥湯劑,如八證散(瞿麥15g,梔子15g,扁蓄10g,木通10g,車前子6g,滑石6g,甘草3g,燈芯草3g,大黃3g),主治尿頻尿急,小便澀痛,淋瀝不暢,尿色濁紅,甚者小便不通,小腹急滿等癥);也可服中成藥。
其具有清熱通淋、抗菌消炎、利濕解毒、補虛益腎的作用,適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、急性膀胱炎,及其他尿路感染等,尤其是對那些反復(fù)服用抗生素無效,或有耐藥性的病人則更合適。另外,一些患者由于平時喝水少,或一時吃了辣椒上火引起的尿路感染問題,如適當服用三金片,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