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渣泡腳的禁忌有太飽太餓時、腳上有傷時、孕婦等不宜泡腳,除此之外一些特殊人群最好不要長時間的泡腳,例如心功能不全、心臟病、低血壓等患者。這類患者如果長時間泡腳,會導(dǎo)致心臟或大腦缺氧缺血。
很多人在生病后都會選擇用中藥治療,因為中藥的副作用比西藥小,更加安全,而且還可以調(diào)理身體,但是中藥在煎煮過后會殘留很多的中藥渣。中藥渣中實際上還有一些殘留的藥物成分,如果直接丟掉會比較可惜,所以可以選擇用中藥加泡腳,那么中藥渣泡腳禁忌有哪些呢?
一、中藥渣泡腳禁忌
1.太飽太餓時不宜泡腳
患者在用中藥渣泡腳時,盡量不要在太飽或太餓的狀態(tài)下泡腳,因為在泡腳的過程中會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(huán),很容易出現(xiàn)頭暈不適的情況。太飽或太餓的狀態(tài)都可能會加重頭暈,還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,所以最好在吃完飯等一小時后再泡腳。
2.腳上有傷不宜泡腳
如果患者的腳上本身就有傷口,那么則建議不要用中藥渣泡腳,因為泡腳很可能會感染傷口,使傷口化膿,甚至是更嚴(yán)重,所以腳部有傷的時候應(yīng)當(dāng)避免泡腳。
3.特殊人群不宜長時間泡腳
特殊人群最好不要長時間的泡腳,例如低血壓、心功能不全、心臟病等患者,如果長時間的泡腳,可能會導(dǎo)致人體血管擴(kuò)張。全身的血液會有重要器官流向體表,這會導(dǎo)致心臟或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,對于這類特殊人群,會增加他們發(fā)病的風(fēng)險。
4.孕婦忌泡腳
孕婦最好不要泡腳,因為中藥渣泡腳會刺激到孕婦的性腺反射區(qū),這樣會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。
二、中藥渣泡腳的好處
1.提高免疫力
很多人到了夏季為了涼快都會選擇不穿襪子,但是本身腳部的脂肪就比較薄弱,供血也比較差,如果不穿襪子,可能會使腳步更容易受涼,寒從腳生,身體也會受到嚴(yán)重的影響。所以到了夏季更加應(yīng)該泡腳,用中藥渣泡腳,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,而且還具有保暖的作用,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。
2.更符合自己體質(zhì)
中醫(yī)講究的是對癥治療,所以患者開的中藥都是符合自己、針對自己疾病的藥物,中藥渣中會有一些殘留的藥效,用中藥加泡腳可以滲透皮膚,被毛細(xì)血管吸收,從而改善體質(zhì),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也會更好。
3.抗寒保暖
用中藥渣泡腳還具有抗寒保暖的作用,每到春季和冬季,天氣都會比較寒冷,為了增強(qiáng)身體的抗寒能力,可以選擇用中藥泡腳,不僅可以抗寒保暖,而且可以使血脈更加流通,人也會更有精神。